第四届荐书大赛演讲稿——追问:人性?党性?

发布时间:2018-05-08 点击数:2199 信息来源:图书馆


追问:人性?党性?

 

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书是作家丁捷的《追问》,这本书是作家丁捷通过纪实采访365个案例,从中甄选出9个故事组成的一部反腐纪实文学作品。

反腐,在当下可谓是一道架在官场的高压线。我在选择推荐本书的时候还在想,我是否能把书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说清楚,毕竟我还未出茅庐,但转念一想,任何作者著书的本意,都应该是为了让读者有所感、有所悟,进而有所得,至于感悟方面、获得多少,可能作者并不在意,因此,我大胆推荐这本书。

文中所列举的所有落马官员,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当然苍蝇说小也不小,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们都是在仕途前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大抵都能坚守自己的党性修为,坚守自己的道德修养,个人能力突出,深得党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因此步步高升。可以说,他们的晋升之路,是党性和人性发挥了极大作用那么到后期,为什么都落阶下囚的下场呢?这便是我今天要追问的,到底是人之本性,还是党性欠缺?

其实本书就是如此引人深思,荐书不是我的目的,能让大家有所得才是我追问的初心和追求的目标。

本书开篇即犀利地提出追问: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有人在结束本文阅读后,做出如下回答,他说:快乐与满足是人之根本,实现快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而从心所欲,能不逾矩,这是一种快乐的实现方式。还有一些人执着于外在的评价标准,在权钱之间穿梭,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这是一种虚荣带来的快乐。对于忘记初心的人,即使后一种快乐未能实现时,也未必能叩开前一种的快乐之门,只有那些初心尚存,只是被虚荣覆盖之人,才可能更容易地进行自省和追问。

是的,这就是本书的内涵。作者深入到每一个腐败官员的内心,没有用日常的道德、行为、准则来绑架他们的思想,而是用人性和党性来客观反映他的仕途,他们不是绝对、全部的错误,而是有原因、有根据的犯罪,所谓可怜之人才有可恨之处。这里面有错爱乱情的副市长、有全家腐败的市委副书记、有严重失察的省文化厅副厅长、有卖弄感情的正部级高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厅级干部、有两面做派的高校一把手、有为亲情开路的美女市委常委、还有江湖大佬的国企一把手,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他们的犯罪总有各种理由,他们的贪腐因为这些变得有血有肉,十分典型但是我仍然认为:世事无绝对,但一定是有度的,这个度,放在官员中,那应该就是党性和人性的高度统一对于他们的遭遇,我们可以同情,但绝不能理解,更不能认同!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我们积累的负能量信息,是从社会广大的正能量信息中剔除出来的,是正能量的观照,是明辨是非、为社会病理寻本溯源的介质。所以我坚信,反腐是为了不腐就好像读这本书,不是为了愤世嫉俗,而是为了发愤图强不是为了放弃走进体制,而是为了在体制中建立教材警醒自己,不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人性的拷问、对党性的怀疑,而是为了更加尊重人性,坚守党性!

 

                                                     16级国贸系 林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