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奋起|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

发布时间:2021-04-13 点击数:1767 信息来源:学工处

  新中国成立时经济社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可以用八个字简单概括:积贫积弱、一穷二白。1949年工农业几个主要产品的年产量分别是:钢为15.8万吨,粮食为1.1亿吨,棉花为44.4万吨,对外贸易总额不到11.3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元,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就是这么一个底子,但新中国却昂首挺胸、笔直又笔直地站起来了!

 

  反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经历了血与火的磨难和考验。党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当然革命的胜利,单靠顽强不屈的坚强意志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道路选择。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1939与1940年之交,毛泽东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前进,必须有明确的共同方向。没有这种坚定正确的方向感,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只能随着浪潮漂流,是十分危险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最突出的贡献,是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十三大报告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正是这样一步一步前进的。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第二个百年目标更加催人奋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臂画了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复兴道路上还有多少磨难和挑战,都压不垮百炼成钢、不屈不挠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阻挡不了他们奋勇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