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研室: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建设职教大省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的同时,全面提升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正在多方筹集资金,逐步建成与3100人在校生教学、实训规模相匹配。本系建立起以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实训设施,要求齐全先进、功能多样并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为一体,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
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建设
国际商贸系现有三个专业,分别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拥有电子商务国贸物流实训室一间,配备电脑50台,并装有电子商务软件及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物流专业另拥有物流实训室一间,货架2个,手动叉车1台,半自动叉车1台,托盘20个,箱子200个。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借助全院的公共语音室进行相关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
国际商贸系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为:
名 称 | 设 备 | 投资额 | 实施时间 |
电子商务国贸物流实训室 (综合楼525) | 电脑50台,电子商务软件、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 | 20万元 | 2013 |
物流实训室 (教学楼1楼) | 2个三层货架,手动叉车1台,半自动叉车1台,托盘20个,箱子200个 | 10万元 | 2012 |
电子商务实训室 (在建) |
|
| 2016 |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周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国际商贸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为:
名 称 | 设 备 | 投资额 | 实施时间 |
天地华宇物流 福州公司 | 计算机/200台,服务器/2台, 空调/10台,投影仪/3套,物流教学软件/3套,供应链实训软件/1套,手推式叉车/10架, 电动堆高叉车/10架,货架/50个,托盘/200个,模拟物品箱/500箱 | 50万元 | 2016 |
四、运行机制
1、管理机构
在学校“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管理人员应由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条例,建立既符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又适应对外生产经营服务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以行业企业管理为主,校企共建的办法进行管理。
2、培训模式
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全面开展学生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优势,承担社会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
3、师资队伍
为使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重点突出“双师”素质结构。增加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基地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4、产学结合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顶岗)实训(实习)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5、市场化运作
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实行“双轨制”,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运行外,还应按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运行。以基地建设项目开发和服务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通过对外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实训基地人、财、物充分结合和有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6、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和促进与地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7、考核评估
实训基地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由相关行业人士和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小组,对基地的管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估,并对在基地建设等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
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配合;要加强对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争取广大师生对基地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达到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保证建设的目的。
2、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对基地实行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学校组织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结合福州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研,统筹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学校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并对基地的规划、建设、运行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相关专业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3、制度保障
制定校、处两级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范围,根据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工,追究失职责任。通过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资金保障
规划期间,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教学、师资、生产等方面建设,向重点建设的基地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