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2015年07月07日第A3版:专题 栏目以题为《披金挂银上黎明》报道烹饪系为黎明学院争金夺银

发布时间:2015-07-07 点击数:6340 信息来源:烹饪系

■记者李淑娟/文俞松/摄
  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而全国高职院校烹饪技能竞赛,其规格、水平,可以誉为高职院校烹饪界的“奥运会”。6月18~21日,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烹饪技能竞赛在江苏扬州举办,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烹饪系10 位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了团体和个人项目的比赛,获得团体项目三等奖,个人项目1金4银1铜,10位参赛选手个个获奖。“国赛”比拼的是真本事,黎明学子是怎样凭真本事“摘金夺银”的?日前,记者深入走访了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探访黎明学子“披金挂银”背后的秘密。
理念鲜明大力抓好实践教学
  “从大一开始,我们的每一节专业课,都要到操作台动手实践。老师很重视抓好我们的基本功,让我们按照规范来操作。熟能生巧,所以,我们在比赛中,操作规范方面得到了比较好的分数。”
  “我正在五洲佳豪酒楼实习,做大厨的助手,每天练刀工,看着大厨怎么配菜,我也掌握了一些临机应变的技巧。”
  “螺片是福建本土的特色菜,在五洲佳豪酒楼是点菜率最高的一道菜。五洲的名厨建议我们用螺为食材,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展示技能。”
  “备赛期间,学院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每天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实训中心操练。老师还带我们去厦门、泉州,向最好的老师讨教。我做的包点,褶皱将近40个,而且能均匀分布。这些技巧,是大师手把手传授的。”
  在“国赛”赛场,刘友钦的作品《XO酱爆螺片》摘取个人热菜项目一等奖;柳剑书的作品《淡糟螺片》获得个人热菜项目二等奖,排名二等奖第一名;詹新凤的作品《鲜肉包》,获得个人面点项目二等奖,排名二等奖第一名;沈美珍的作品《鸟语花香》、杨金秋的作品《麒麟献瑞》均获个人冷拼项目二等奖;郑洁的作品《象形小猪》获得个人面点项目三等奖;曾永福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师生在跟记者交流他们的获奖经验时,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一个关键词——实践!
  “在去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今年5月,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在北京启动,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培养形成高素质劳动大军,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执行董事长王苏华说,“职业教育不是去求证一个个理论,而是要让学生掌握赖以生存的本领。衡量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得到企业、市场的肯定。因而,学院一手抓爱的教育,启迪与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一手抓实践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做事’。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其使命与责任就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而言,皆是大爱。所以,爱的教育和实践教学,二者互相补充,两方面缺一不可。”对于黎明学院的办学理念,王苏华观点鲜明,“大力抓好实践教学,既顺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学院自身发展来说,也势在必行。”大胆变革 实践教学驶上快车道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沿袭了本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思路,这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因此必须大胆变革。变革的路径只有一条: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那么,实践教学该占多大比重呢?50%!
  经过反复调研与论证,黎明学院提出了50%的实践教学比例,部分专业甚至可以超过60%!不仅如此,学院还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个别学院和专业,甚至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试试“1.5+1.5”“1+2”。
  这项举措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在高职院校中从未有过尝试。就在老师们“且行且观望”的时候,烹饪专业的异军突起,给全体教师打了强心针,吃了定心丸。
  2007年,冯飞老师到黎明学院创办烹饪系之时,系里只有17个学生。冯飞坚决执行实践教学的理念,在每一间教室都设计了实训台。学生既可在课上学习味型调配、营养搭配、菜品的来历等理论知识,又可立即上台操作。课外,冯飞常与福州市五星级大酒店的大厨联络,将学生送到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2009年,烹饪系首届17位毕业生,全部被香格里拉、美伦华美达等五星级酒店“抢走”。
  学院远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把高端的实训基地建在家门口。2011年,学院引入被誉为餐饮界“航母”的五洲佳豪酒店管理公司,在福屿校区内开设五洲佳豪酒楼,酒楼成为黎明学院烹饪专业实训基地,酒楼的5名名厨成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同时,五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监兼任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而王苏华本人则兼任五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这样深度的合作,就是为了打造精品专业,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真本事。”王苏华说。
  对于引入五洲佳豪酒楼实训基地的意义,曾永福老师深有感触。他说,酒楼站在市场的最前沿,他们对菜品的发展有极强的敏感性,他们提供的服务最能贴近大众顾客的需求。学生在这样的酒楼实习,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果不其然,五洲佳豪酒楼实训基地落成后,烹饪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师生屡屡在全省、全国大赛摘金夺银。2012年,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学院首次派出选手参赛就夺得1金2铜。2013年,福建省第六届“绿进杯”烹饪技能大赛,黎明学院13位参赛师生全部获奖,共夺得11块金牌、2块银牌,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一。2014年,在福建省烹饪技能竞赛中,烹饪系派出12位学生参赛,共获得5金5银2铜。2015年5月,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烹饪项目比赛,学院包揽中餐冷拼项目第一和第二名。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烹饪技能竞赛中,学院更是捧回了团体项目三等奖,个人项目1金4银1铜的最好成绩。
  “烹饪专业就业的火热,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引爆、带动着其他专业的就业,也坚定了学院走强化实践教学之路的决心。”王苏华说。
  民办高校相对灵活的办学自主权,为改革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继“50%”、“2+1”教学改革之后,学院又提出“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学院规定,凡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或行业技能鉴定认证,并取得证书的,依照覆盖课程的比例,该课程可免考或加分,涵盖了110门课程;凡参加省级或以上、市级、学院等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获奖的,相关课程可免考或加分,共涵盖了62门课程;学院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在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获得讲师以上职称的同时,考取相应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建设高品质的实训基地,像五洲佳豪这样的实训基地有62个,从企业“请来”的教师达到20多名……
  各项配套措施使得学院的实践教学驶上快车道,在技能竞赛上的奖项更是“全面开花”。2013年,学院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有10个项目获奖。其中,西餐主题宴会设计、企业沙盘模拟经营等5项获二等奖;会计技能、二维动画制作等7项获三等奖。
  2012年,学院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个人项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获团体项目三等奖2个,指导教师奖1个,并获得团体优胜二等奖。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每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均达全部课程的50%以上,部分专业甚至超过60%。教师们达成了共识:技能在实践中习得,实践是技能提升的主渠道!师生们对实践教学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什么?它应包含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环节,应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践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它应侧重的是学生自身参与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很明确:实践动手能力。
  经济管理系主任张业圳说:“对于实践教学,不少人有个误区,认为实践一定要在课外进行,要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其实在理论课中也可以安排实践环节,也可以采取几节理论课后安排实践课的形式,不能等理论全部学完再去实践。”
  “首先要抓好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其次才是校内外的实践。”工程管理系主任黄钦煊说,只要教师用心钻研,处处可实践,时时可实践。比如,学院正在盖教学楼,教师便把课堂搬到工地,让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学生戴上安全帽,带着图纸走进工地,现场开展实践教学。
  “我系金融学专业与保险有关的课程,坚持请保险公司一线骨干来讲授,这也是实践教学。”张业圳说,教材知识与实际保险工作有区别,一线骨干结合案例现身说法,就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钩。
  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深入人心,黎明学院的办学驶入良性运转的“快车道”。一技之长 让每个黎明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又到毕业季,就在许多大学生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跑断腿、磨破嘴的时候,黎明学院培养的“金色蓝领”则占尽就业先机,喜报一个接一个!
  教务处郑禾老师说,食品营养检测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未毕业即被预定;
  负责校企对接的周正老师说,有几家大型连锁药店,招收了一届医药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后,第二年早早地就打电话来,想把下一届的学生都招聘了;
  旅游系副教授王作鐤说,应鲤鱼洲国宾馆要求,学院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国宾班”,实行“订单培养”;
  ……
  据统计,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部分专业毕业生全部就业,甚至出现众多企业“空手而归”的现状。
  黎明毕业生走上社会,也凭借一技之长,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张晓芳,2015届金融专业毕业生,在上海实习期间就赚了50多万!刚毕业不久的她,已经是公司的高级理财顾问,月入3万。
  刘金花,2014届烹饪专业毕业生,是一名腿部有残疾的孤儿。她在就业时曾受过一些用人单位的“另眼相看”,但她凭借自身的糕点制作技艺,赢得了厦门京闽大酒店的信任与青睐。今年春,厦门京闽大酒店还选派刘金花到台湾学习了一周。
  薛伟强,2013届烹饪专业毕业生,曾经得到五洲佳豪酒楼总厨、黎明学院客座教授吴志强的真传,把吴大厨自创的国宴菜“翡翠豆花鸡”搬到了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的舞台并捧回金牌。毕业后薛伟强入职五洲佳豪酒楼,考取了二级厨师证书。他说,是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助他圆了厨师梦。
  林梦婷,2013届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毕业生,入职太平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多次入围“月度十杰”,如今已是公司电销专员及储备电销主任。
  兰添,2012届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毕业生,如今已经是卓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为学院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首届毕业生当中的佼佼者。
  邱舒琼,2010届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入职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从化验部的小职员,到生产部的品控人员,再到销售部主管,一步一个脚印,3年多时间就做到了公司副总经理。
  陈达,2010届经管类毕业生,如今是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烹饪系办公室主任、旅游系党支部组织委员,先后荣获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志愿者教师称号。
  张志军,2010届级烹饪专业毕业生,如今已是福州喜来登酒店西餐厨师长,他几乎每年都要回母校招贤纳士。
  他们说,母校严格的校训、校规,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给予他们巨大的正能量。在学校掌握的一技之长,更是让他们很快融入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打开一片人生新天地,收获各自的精彩。
  黎明学院也期待有更多的学子,走进黎明学院这扇门,开启“披金挂银”的人生。